文章來源:癲癇醫院 發布時間:2016-01-30
小孩腦外傷后癲癇小發作,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癲癇治療技術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。但直到目前,仍有不少癲癇病人因治療時間長認為該病無藥可治、不能根治。醫院專家指出:癲癇治療失敗原因除了一小部分確實屬于難治性癲癇外,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診療不當造成的。醫院專家認為,癲癇是一種慢性腦病,具有突然發生、反復發作的特點。癲癇患者半數在期發病,由于的生理解剖特點與成人不同,其癥狀表現也與成人有不同之處。
小孩腦外傷后癲癇小發作
你知道癲癇用藥如何選擇呢
一、卡馬西平對精神運動性發作最有效,對大發作、局限性發作和混合型癲癇也有較好療效。尤其適用于伴有精神癥狀的癲癇病人。成人開始口服1次0.1克,1日2次,以后逐漸增加至1次0.2~0.3克,1日3次。常見副作用有頭暈、嗜睡、乏力、惡心、嘔吐等,偶見粒細胞減少,可逆性血小板減少,甚至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肝功能異常等,使用時應加以注意。
二、苯妥英鈉對大腦皮層運動區有高度選擇性的抑制作用,對癲癇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最有效,對精神運動性發作次之,對小發作療效不佳??诜S持日劑量成人為0.2~0.3克,兒童為3~8毫克/公斤,分2~3次服或睡前頓服,服用時宜從小劑量開始,酌情增量,但須注意避免過量。長期服藥后可見眩暈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厭食、皮疹等不良反應。有時出現牙齦增生,偶見共濟失調、粒細胞缺乏癥和血小板減少癥、系統性紅斑狼瘡、肝損害等。久服不可驟停,否則可使發作加劇或誘發癲癇持續狀態。
三、丙戊酸鈉具有廣譜抗癲癇作用,對癲癇小發作、肌陣攣性發作、局限性發作、大發作和混合型癲癇均有較好療效。臨床多用于其他抗癇藥無效的各型癲癇病人,尤其適用于癲癇小發作。成人口服1次0.2~0.4克,1日2~3次。兒童每日3~8毫克/公斤,分2~3次服用。均從小劑量開始服用。常見的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,偶見淋巴細胞增多、血小板減少、共濟失調、脫發等,個別病人可出現肝功能異常。如與其他抗癇藥物合用時,應注意調整劑量。
四、撲米酮對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都有較好的療效;對精神運動性發作也有效;對小發作療效差。開始每次口服50毫克,1周后漸增至0.25克,1日2~3次,兒童每日12.5~25毫克/公斤,分2~3次服用。常見不良反應為嘔吐、嗜睡、共濟失調等,偶見巨細胞性貧血。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,不宜與苯巴比妥合用。
五、乙琥胺對癲癇小發作療效好,副作用小。6歲以上兒童及成人開始1次口服250毫克,1日2次,以后可酌情漸增劑量,每日維持劑量可達1.5克;6歲以下兒童開始1次口服250毫克,1日1次,以后可漸增至每日1克。一般為每4~7日增加250毫克,至滿意控制癥狀且副作用最小為止。此藥與苯巴比妥或苯妥英鈉合用可治療混合型癲癇。常見的副作用有胃腸道反應、眩暈、頭痛、嗜睡等,偶見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肝腎損害。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及肝腎功能。
六、氯硝西泮具有廣譜抗癲癇作用,對多種類型癲癇有效,其中對小發作、肌陣攣性發作療效較好,對嬰兒痙攣、精神運動性發作和局限性發作療效欠佳。成人開始劑量每日1毫克,分2~3次服用,以后每2~3日增加0.5~1毫克,維持劑量1日4~8毫克,分2~3次服用。兒童開始每日10~20毫克/公斤,分2~3次服用。主要副作用有嗜睡、共濟失調、行為及個性改變,尚可見焦慮、抑郁等精神癥狀及頭昏、乏力、眩暈、言語不清等,偶見消化道反應、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。有時還可引起發作頻率增加,用于合并大發作的癲癇小發作時有可能加重其大發作。長期服用可發生精神和軀體依賴性,停藥時必須先遞減后再停用。
小孩腦外傷后癲癇小發作
溫馨提示:這個問題專家已經給出了回答,繼發性癲癇是一種危害全身的慢性疾病,患者在選擇醫院上應謹慎,相信眾多的家長朋友都有所認識了。總而言之導致孩子患有癲癇的原因有很多,家長們有必要加強了解,從而更好的去預防且能夠在真的患病的時候有針對性的去治療。小孩腦外傷后癲癇小發作

癲癇病治療醫院
癲癇患者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,克服困難,積極治療、盡早治療,把對健康的損害減到最低。癲癇治療越早,效果越好。對精神、智商等影響就越小。有的患者或家屬心存僥幸心理,同時害怕藥物的副作用,企望癲癇自愈,不予治療是不可取的。>>詳情
癲癇資訊平臺:7*24小時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
醫生QQ在線:點擊咨詢醫生 聲明:本站信息僅作健康參考,并非醫療診斷和治療依據,具體診療請遵照診療醫生意見。
蘇ICP備16062919號-5
- 友情鏈接: